2014年11月19日上午九点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学术报告厅场面火爆,科研人员学习兴趣浓厚,走廊内、报告厅入口处挤满了人,科技报告撰写培训会在科技厅发展计划处张薇副处长主持下正式开始,高凤鸾处长讲解具体工作部署,会议主讲人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曾建勋主任,特地从北京来陕西支持科技厅工作。我有幸参与此会,现将会议内容与大家分享,以期待致力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外事教师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一、科技报告制度势在必行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5月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欧美等国家都有系统的科技报告制度,把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产生的资料,包括研究目的、方法、过程、技术内容、中间数据以至经验教训,尽可能向公众开放共享。刘延东国务委员在2012年年初考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强调指出,科技报告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也要加快建立科技报告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14年3月《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下发,明确将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让国家科技资源持续积累。
在这一背景下,科研管理部门需要懂得科研报告具体制度、工作流程、审查内容与方式,与各个项目基金办公室有效衔接,科技报告存档,作为课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题与评奖的重要依据,避免我校出现项目打包和“拉郎配”、重复申请骗取科研经费、光跑项目不搞科研等现象,影响我校科研质量。
科研人员需要懂得科技报告内涵、科技报告类型,撰写科技报告方法、内容与格式,明确在课题研究期间什么时间提交多少份何种类型高质量科技报告,积累科研成果,为申报高水平课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科技报告内涵与类型
科技报告是指科技人员为了描述其从事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成的特种文献。科技报告产生自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活动之中,详实记载了项目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科技文献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报告内容详实、专深,能如实、完整、及时地描述科研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工艺和过程等,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者依据科技报告中的描述能够评价科研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科技报告类型包括:专题技术报告(试验/实验报告、分析/研究报告、工程/生产/运行报告、评价报告);技术进展报告(技术节点报告、时间节点报告);最终技术报告(最终技术完成情况报告);组织管理报告(最终合同完成情况报告)。
三、科技报告撰写内容
撰写科技报告是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科技报告的撰写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我国于2009年颁布国家标准“科技报告编写规则”(GB/T 7713.3-2009),对科技报告的构成、类型、编排格式、主要内容等进行详细规定,统一科技报告编写格式,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保证科技报告的内容质量和整体编写水平。科技报告一般由封面、基本信息表、目录、插图清单、附表清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组成。科研人员在撰写科技报告时应严格遵循科技报告编写规则,按要求撰写高质量的报告。
1、体例:需要按照科学技术论文的体例撰写,便于科研人员交流使用。
2、对象:要以第三人称撰写,主要针对科研人员或同行,而非管理者。
3、 内容:主要针对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描述,而不是针对本项目或本课题任务完成情况。科技报告的内容应完整、真实、准确、易读,有技术含量和保存利用价值。
4、 段落:要分章节撰写,章节结构应系统清晰,并需自拟章节标题,无法统一命题。
5、 报告正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
简要说明相关研究的背景、目的、范围、意义、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设想、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创新之处等,也可指明报告的读者对象。
主体部分
分章节自拟标题完整描述研究工作的理论、假设、过程、方法、结果等,应对使用到的关键装置、仪表仪器、材料原料等进行描述和说明。要提供必要的图、表、数据等信息。
由于项目性质、领域特点,或报告类型不同,主体部分的结构和内容会有较大差异。
结论部分
最终的结论或建议可以简述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创新性成果等,评价研究的作用、影响,展望应用前景等。如果研究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应进行必要的讨论。
6、参考文献
科技报告中所有被引用的文献都要列入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的著录遵照GB/T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
7、附录:正文的辅助材料和补充内容,项目成果清单可作为附录。
本次会议除了上述内容外,曾建勋主任还介绍了科技报告特点、科技报告与科技档案及期刊论文的联系和区别、科技报告的作用和价值、美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情况、我国科技报告工作的发展状况、、我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目标、科技报告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流程、、科技报告审核工作,以及科技报告如何检索和获取?如何保护科技报告的知识产权?如何激励科技人员撰写高质量的科技报告?会议信息量大,报道篇幅有限,感兴趣的教师可以登录网页www.nstrs.cn,进入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需要实名注册,通过身份认证即可检索并在线浏览科技报告全文,不能下载保存全文。科技报告作者实名注册后,将按提供报告页数的15倍享有获取原文推送服务的阅点;管理人员需实名注册,并通过科研管理部门批准后,享有检索、查询、浏览、全文推送以及批准范围内的相应统计分析等服务。具体培训资料和各种类型的科技报告样例都可以下载。
总结:科技报告是每位科研工作者做科研的一种自信和基本功,好的科技报告是一种荣誉,可以交流共享。阅读、学习、借鉴高质量的科技报告,也是科研工作者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商学院财务管理系 张丽庆供稿
2014
年11
月21
日